1.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
诗句来源:纳兰性德《木兰花令·拟古决绝词柬友》
故事背景:此诗是为安慰一位失恋的朋友所作。两人曾订有私情,后来女方迫于压力另嫁他人,男方无法接受,所以诗人宽慰朋友接受现实,并引用典故说明感情的事自古如此,要多想开些。
2.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
诗句来源:元稹《离思五首·其四》
故事背景:此诗为元稹悼念亡妻韦丛之作。诗中运用“索物以托情”的比兴手法,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,表达了对妻子的忠贞与怀念之情。
3.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
诗句来源:崔护《题都城南庄》
故事背景:唐诗人崔护清明独游长安南庄,至一村户求水。一女子应门捧水让坐,两人凝睇相对,似有无限深情。次年清明,崔护又往探访,唯见门院如故,却已扁锁无人,于是题诗于门扉。
4.庄生晓梦迷蝴蝶,望帝春心托杜鹃
诗句来源:李商隐《锦瑟》
故事背景:战国时,庄子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,翩翩飞舞,怡然自乐。梦醒以后,自身依然是庄周。因此说,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,还是蝴蝶化为庄周。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,难以究诘。
5.问世间,情为何物,直教生死相许
诗句来源:元好问《摸鱼儿·雁丘词》
故事背景:金末元初,元好问在参加科举考试的途中来到太原。在汾河岸边,一位捕雁的农夫告诉他,早上捕捉到两只大雁,杀掉其中一只后,另一只撞网逃脱,并在死雁上空悲鸣哀叫,久久不愿离去,后来甚至撞死在地面上殉情。元好问买下这两只死雁,埋在汾河岸边,称之为“雁丘”,并写下这首词。
6.相见时难别亦难,东风无力百花残
诗句来源:李商隐《无题·相见时难别亦难》
故事背景:李商隐在十五六岁时,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。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。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,两人已经难以相会,分离的痛苦使女子不堪忍受。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,而李商隐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,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。
7.狂风落尽深红色,绿叶成荫子满枝
诗句来源:杜牧《叹花/怅诗》
故事背景:杜牧在湖州遇一少女,当时她还未成年,杜牧心颇爱悦之,临别相约十年后与她成婚。此后连年游宦,直至十四年后,杜牧被任为湖州刺史,重临旧地,而当年相约的少女已嫁三年,并已生二子。杜牧惆怅不已,写下此诗。
8.角声寒,夜阑珊,怕人寻问,咽泪装欢
诗句来源:陆游《钗头凤·红酥手》
故事背景:陆游大约在二十岁左右,与表妹唐琬成婚。婚后两人感情很好,但唐琬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,后陆母命陆游休了唐琬。数年后,陆游游览沈园,正巧遇到唐琬夫妇也在园中。唐琬征得丈夫赵士程同意,亲手向陆游敬了一杯酒。陆游饮后,在沈园题写了那首《钗头凤》。
9.枝上柳绵吹又少,天涯何处无芳草
诗句来源:苏轼《蝶恋花·春景》
故事背景:此词借惜春伤情,抒写诗人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。面对残红退尽、春意阑珊的景色,诗人惋惜韶光流逝,感慨宦海沉浮,把自己的身世之感注到词中。
10.高山流水
诗句来源:虽非直接出自某句特定诗词,但“高山流水”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绝妙,其背后有着动人的故事。
故事背景:春秋时,俞伯牙善弹琴,琴曲托意摇深,常人难解,仅钟子期能赏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钟子期赞曰:“善哉,峨峨兮若泰山!”伯牙旋又志在流水,钟子期叹曰:“善哉,洋洋兮若江河!”后来钟子期去世,伯牙痛失知音,废琴终身不弹。
这些古诗词背后的故事,不仅增添了诗词的韵味和深度,也让人们更加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