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山崷崪翠凝烟,
烂漫桐花二月天。
游遍九衢灯火夜,
归来月挂海棠前。
- 《潭州偶题》赏析
褚遂良的《潭州偶题》以 “偶题” 为题,却将潭州(今长沙)二月的自然风光与市井夜色熔于四句短诗,笔触轻快灵动,既见春日盛景的鲜活,又藏夜游归来的闲适,如一幅水墨淡彩的潭州春夜图,尽显江南古城的温婉意趣。
首句 “远山崷崪翠凝烟”,以远景开篇,勾勒潭州城外的山水底色。“崷崪” 二字精准描摹出远山高峻突兀的形态,打破了 “远山” 常有的朦胧软媚;而 “翠凝烟” 则赋予山景以灵韵 —— 苍翠的山色间萦绕着轻薄烟霭,似凝非散,既写出二月江南山间水汽氤氲的湿润感,又让冷峻的山形多了几分缥缈柔和,一刚一柔间,潭州的地理风貌已鲜活浮现。
次句 “烂漫桐花二月天”,将镜头从远山拉回近景,聚焦春日时令之美。“烂漫” 二字是全诗的 “春之眼”,既写桐花盛开时的繁盛热烈,又透着无拘无束的生机;“二月天” 点明时节,恰好是江南桐花绽放、春景最浓的时刻。此句不写常见的桃柳,独选 “桐花”,既显潭州春日风物的独特,又以素净的桐花香气暗衬春日的清新,与首句的 “翠烟” 形成 “青”“白”(桐花多白或淡紫)的色彩呼应,画面愈发明快。
第三句 “游遍九衢灯火夜”,笔锋一转,从白日春景转入夜间市井,展现潭州的人间烟火气。“九衢” 泛指四通八达的街道,点明潭州城的繁华;“灯火夜” 三字极简,却勾勒出夜幕降临时,街巷灯火次第亮起、人声与灯影交织的热闹场景 —— 或许是夜市的叫卖,或许是游人的谈笑,无需细描,却让古城的夜晚充满生活暖意。“游遍” 二字更藏着诗人的心境:他并非匆匆而过的旅人,而是沉浸其中、尽享夜色的游者,闲适之情溢于言表。
末句 “归来月挂海棠前”,以静谧收尾,与前句的 “灯火夜” 形成动静对比。夜游归来时,月色已悄悄爬上庭院的海棠枝桠,“月挂海棠” 是极古典的清雅画面 —— 月光的皎洁、海棠的柔媚相融,既洗去了夜间市井的喧嚣,又为全诗添了几分清幽。此句看似平淡,却藏着 “归” 的松弛:从热闹的街巷回到月下庭院,诗人的心境也从欢悦归于平和,余味悠长。
整首诗以 “远山大景 — 近景花木 — 市井夜景 — 庭院月色” 为脉络,时空转换自然,既有山水的阔远,又有市井的鲜活,更有归宅的清幽,寥寥四句,却将潭州二月的 “春之美” 与 “生活之闲” 写得淋漓尽致,尽显诗人对这座古城的细腻感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