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阕《洞仙歌》,苏轼遥寄后蜀花蕊夫人

五代十国时期,后蜀皇帝孟昶有爱妃名花蕊夫人,温柔可人,声如流水。

有一次,正值夏夜,孟昶和花蕊夫人在摩诃池上纳凉。可能是白天操劳国事有些疲惫,孟昶竟睡了过去。一觉醒来,发现自己睡在花蕊夫人的腿上。再看花蕊夫人,皮肤雪白,满眼含春。看着怀中的美人,孟昶当即写下一首词。这首词当时并没有被抄录(后被发现),只是被一位朱姓宫女默记在了心中。后来历经战乱,这位朱姓宫女削发为尼,隐居在眉山。

苏轼七岁时,听这位女尼讲起这首词(当时女尼已年逾九旬,只记起那首词中的两句话),一下子就被这个故事所打动。四十年后,苏轼想起当年女尼给她所讲孟昶和花蕊夫人的故事,依旧无限感慨,遂依照他所记得的两句,填了《洞仙歌》一词:

冰肌玉骨,自清凉无汗。水殿风来暗香满。绣帘开,一点明月窥人,人未寝,攲枕钗横鬓乱。起来携素手,庭户无声,时见疏星渡河汉。试问夜如何?夜已三更,金波淡、玉绳低转。但屈指、西风几时来,又不道,流年暗中偷换。

为您推荐

返回顶部